【大公报讯】记者敖敏辉广州报道:5月19日,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合作发展论坛在广州市南沙举办,150余名青年研究专家、基层团组织代表,围绕“数字技术变革与青年人才培养”主题探讨合作共建机制。与会专家表示,粤港澳未来有必要加速合作办学步伐,一方面,加大力度支持香港高等教育界在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发展应用型教育,一方面,应提倡推动内地高校或教育团体赴港办学,实现优势互补。
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、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秘书长、香港教育大学协理副校长周文港建议,香港特区政府调拨资源,在河套区或深圳湾口岸附近的屯门一带,以及北部都会区等地,建立由两地一流大学合作共建的研究型高等院校或研究生院。与此同时,提倡内地高校或教育团体去香港办学,实现南北办学双向融合。“合作办学的取向是面向三地经济结构及就业情况,并配合新兴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,针对性地培养一些应用型人才,满足香港和内地对创科人员和专业培训的需求,补充香港乃至全国相关领域的人才缺口。”周文港说。
澳门培正中学副校长陈敬濂建议,由有意愿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工智能企业或平台型企业主导,与中小学共建人工智能平台。学校和家长通过这个平台,可以了解孩子的游戏时长、是否遭受或参与网络暴力和校园欺凌等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