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: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形成全国最大的临港仓库群,图为南沙港。大公报记者方俊明摄
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调研发现,广州与周边城市的交通需求呈现4大变化趋势。其中,随着湾区“科技创新走廊”发展强劲,广州知识城、南沙,东莞松山湖、滨海湾,深圳前海湾等将成为“广深港澳东岸创新走廊”新的增长点,需要更高效的中心直达,广深极核双城联动,带动东岸科技创新走廊交通强劲增长1.6倍。广州与周边各城市间经济关联度提升1.8倍,跨城万人出行频次增长65%。
其中,作为粤港澳大湾区“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”先行启动区,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目前加快构建面向湾区各主要创新平台的“一小时交通圈”和“半小时科研圈”,一小时内到达广州、深圳等周边城市的国际机场和重要口岸;借助高铁和城际轨道,实现半小时内到达深圳光明科学城、广州南沙科学城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要科创平台和区域,构建大湾区科创中心半小时出行圈。
另外,广州市港务局副局长刘义发透露,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临港仓库群,将推动泰国榴梿、南美车厘子等重点水果品类的进口业务向南沙港集聚;还争取蔬菜水果等出口货源通过南沙港运作,将南沙港打造成为内外贸、进出口冷链枢纽。大公报记者方俊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