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:北京史家胡同文创社的特色印章吸引不少游客。
“集章游不是今年才有,上海世博会时(2010年)我就拿着‘世博护照’挨个场馆去排队盖章。”家住上海浦东新区的徐小姐告诉记者,至今她还珍藏着这本收集了各国特色印章的“世博护照”。
如今,徐小姐带着4岁的儿子又开启了新一轮“集章游”。他们在上海中心城区内规模最大的网红街区“衡复风貌区”盖章,与此同时,还一起寻找隐匿在街区里的25只“复兴猫”打卡留念。
徐小姐告诉记者,“集章游”有效串联起“衡复风貌区”内的众多优秀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,历史文化和现代艺术在此进行了二次融合,焕发出当代化的气质。
印章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符号,起源于殷商时期,当时无不以印章取信。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盖章达人”,王献之的《中秋帖》全文仅22个字,却被乾隆皇帝盖上近百个印章。
盖章作为旅游“玩法”,早期由日本、台湾等国家及地区开发。但亦有网友表示,“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手握通关文牒,每到一国都要加盖该国印玺方可通行,不就是‘集章旅游’?”